手 机:19728795768
微 信:1145144946
律 所:新盛公司客服热线
地 址: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孟波
时间:2025-07-08 14:05:16
新盛公司上下分客服直属电话19728795768同步威民生银行,我国首家由民营企业发起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正经历着股权结构的重大调整。泛海集团已完全退出股东名单,而立业集团则持续增持股份,持股比例已达4.945%,仅差一步便触及举牌线。与此同时,中国长城资产等资产管理公司、基金以及新的民营企业股东纷纷加入,使得股东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此次股权调整的背后,民生银行近年来在不良资产处置和经营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至2024年,民生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446亿元,现金回收率高达27.7%,并重点解决了东方集团、“泛海系”等关联不良资产问题。同时,该行还压降了高风险业务,转向基础业务和客户深耕。
立业集团增持股份,泛海集团退出
在本轮股权结构调整中,立业集团作为新入局者备受关注。自2023年三季度末首次进入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行列以来,立业集团便开始了常态化增持。截至6月30日,立业集团通过场外交易以每股2.624港元的均价购入1.99亿股民生银行H股,耗资约5.23亿港元。增持后,立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达到4.945%,距离举牌线5%仅一步之遥。
回顾立业集团的增持历程,自2023年三季度末首次进入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行列(持股比例为3.15%,位列第七)后,立业集团便开始了常态化增持。2024年一季报显示,其持股比例已升至4.49%,跃居第四大股东,并在2025年一季报中保持稳定,直至此次增持再次突破。
立业集团以“产业+金融”为经营策略,涉足电力设备制造、新能源等多个行业,旗下拥有超过百家控参股子公司,并包括华林证券等知名企业。该集团业务遍及全国,并延伸至海外市场,构成一个涵盖广泛的综合产业控股集团。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为林立博士,一位资深的金融学者,同时具备会计师和AMAC基金从业人员资格,拥有丰富的银行和保险行业经验。林立博士曾担任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中国银行深圳上步支行总稽核等职务。除担任立业集团董事长外,他还身兼华林证券董事长、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董事、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等多重职务。2024年,他被选为民生银行第九届非执行董事。
与立业集团积极扩张形成对比的是泛海集团的退出。泛海集团在2023年三季报中还是民生银行的第六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12%。然而,在2025年4月的业绩交流会上,民生银行副行长黄红日透露,泛海控股集团已基本不再持有该行股票,不再是主要股东。在2024年6月26日的民生银行年度股东大会上,黄红日再次确认泛海控股集团已非民生银行股东。
民生银行的股东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经历多次调整后,既保留了老牌股东的策略适配,也迎来了众多专业机构的加入,如AMC、基金、资管等机构。新希望集团,作为民生银行的发起股东之一,其持股情况一直备受瞩目。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同花顺数据整理,自1996年民生银行成立起,新希望集团掌门人刘永好便作为发起人之一参与了银行的创立。2014年12月,刘永好所持民生银行股份比例从8.38%降至7.69%,此后在2015年至2017年间,刘永好持续调整持股比例,有时增持有时减持。2018年,刘永好减持部分股份,持股比例降至4.43%,并在2024年11月前基本维持在4%左右。
2024年11月,新希望集团宣布计划通过其子公司新希望化工增持民生银行股份至5%以上,这表明了其对民生银行长期发展前景的信心。新希望集团认为,民生银行在金融市场拥有独特的业务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增持股份将有助于加强双方在产业和金融领域的合作。然而,根据民生银行2025年一季报,新希望集团持股比例为4.18%,仍为第六大股东。
中国长城资产,作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近期宣布正式加入民生银行。在民生银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宣布提名郑海阳为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郑海阳目前担任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民生银行董事会秘书、副行长李彬表示,根据公司章程,持有3%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提名董事候选人,长城资产已达到这一标准,因此董事会同意提名郑海阳,并提交股东会审议。但郑海阳的董事资格还需金融监管部门批准。
此外,民生银行管理层透露,除了原有股东的增持外,近半年来,一些新的投资者已加入民生银行股东行列,包括部分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以及新的民营企业。
近年来,民生银行专注于处理历史不良资产,优化资产质量。在不良资产处理方面,黄红日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表示,银行近年来实施“现金清收优先”策略,通过诉讼清收、抵押物处置、司法执行等方式提高现金回收效率,并结合行业回暖调整转让策略。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4年,民生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446亿元,实现现金回收953亿元(现金回收率27.7%),核销资产现金回收345.7亿元。黄红日就东方集团和泛海集团的不良资产情况进行了说明。东方集团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至2024年末为76.4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19亿元。这些贷款的担保包括北京地区的土地和商业房地产等,抵押率充裕。截至2024年5月末,民生银行对东方集团的5起案件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并保全了相关财产。预计诉讼损失不会太大,具体金额将随案件进展而定。
至于“泛海系”的贷款,截至2024年末,该集团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为184.84亿元,主要担保为武汉地区的土地和武汉中心大厦在建工程,包括部分商业地产和股权质押。截至2024年5月末,民生银行与武汉中心大厦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及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的2起诉讼已发布立案执行公告,与泛海控股集团的6起诉讼已取得生效判决并执行。黄红日指出,“泛海系”在民生银行的存量违约贷款抵押率充裕,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回暖,资产回收率有望提升,但还需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
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提到,自2020年以来,银行已处理大部分问题贷款风险,近两年的主要压力集中在房地产领域。黄红日补充说,民生银行近年来在严控风险成本,近三年新客户的非正常贷款生成率仅为0.43%,处于行业较高水平。除了房地产,当前零售、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因经济环境变化面临还款压力,这是银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经营转型方面,高迎欣在股东大会上强调,民生银行近年来对业务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对早期的高风险业务进行了削减,因此当前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小。民生银行已全面转向基础业务和产品,专注于客户拓展和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