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9728795768

律师形象照

联系律师

    手 机:19728795768

    微 信:1145144946

    律 所:新盛公司客服热线

    地 址: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孟波

     

     

刑事辩护

时间:2025-05-15 13:55:59

新盛公司在线客服微信:1145144946


投资理财,金麒麟分析师研报为您提供权威、专业、及时、全面的分析,助您把握潜在投资主题!

随着关税互降,美国消费者纷纷下单抢购。

央视新闻报道,贸易监测机构Vizion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与中国互降关税后,美国对中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激增近300%。

Vizion战略业务发展副总裁本·特雷西透露,截至5月5日的七天平均预订量为5709个标准集装箱,而截至5月14日的七天平均预订量飙升至277%,达到21530个标准集装箱。

浙江义乌的商家表示,接下来的15天将全力以赴。

央视财经频道报道,美国客户在义乌正迅速下单并催促发货。然而,有商家指出,之前因关税问题滞留的货物已经全部售罄。

胡春霞是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家工艺品生产商,她之前接到的美国客户订单价值30万元,由于美国关税上涨,货物未能按时发货。但关税下调后,这批货物已全部被胡春霞销售至其他市场。

胡春霞提到,人们常称义乌为“世界的义乌”,尽管全球市场广阔,他们仍有许多拓展空间。中东、南美、欧洲、东南亚和中亚等地,为他们的市场开拓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5月14日,位于义乌市五洲大道的无缝内衣生产企业内,机器声此起彼伏,工厂正加紧生产。负责人透露,该企业的产品主要出口至美国。在关税政策调整后,美国客户纷纷催促加快发货速度。

企业负责人王晋围表示,自4月份以来,美国大幅增加的关税给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应对关税并同客户进行谈判。幸运的是,公司的产品在创新、质量、价格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使得王晋围在谈判中信心满满。他向客户传达了紧迫性,强调需尽快确认并抓紧时间出货。

据第一财经报道,5月14日中午,义乌市璟文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庆芬在忙碌接待外国客商的日程中,仅抽出半小时休息时间。她透露,近两天她情绪高涨,周围的人也无暇闲谈。她说:“昨天突然收到了很多来自美国的订单,生产排程变得紧张。”当关税降低的消息传来,朋友圈瞬间沸腾,大家纷纷表示要开始忙碌起来。

13日一早,一位美国老客户下单购买了30万双袜子。这对吴庆芬来说,是来自美国的一笔“久违”的大订单。在确认无误后,她将订单转发至公司群,并开始后续的工作安排。他们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所有美国客户进行了沟通,表示可以重新开始合作,并要求客户全力加速发货。

吴庆芬计划在接下来的15天内加大生产力度,不仅要加快工厂的生产和出货,还要增加接单量,以确保在关税变动前每个客户都能收到货物,并尽可能多地储备货物,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她和团队已向客户发出通知,提醒他们及时盘点库存,并在需要时及时补充库存。

多家船运公司宣布提高运费

央视财经报道,5月14日中午,中美关税政策调整后不久,越来越多的美国进口商开始积极行动,联系中国厂商尽快发货。与此同时,运往美国的集装箱运价也出现了一波上涨。

当天下午2时,在上海的一家国际物流服务企业,工作人员的电话声络绎不绝。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近期前往美国的航线几乎满载,客户询价不断,他们正加班加点处理业务。

据多家货运代理公司透露,由于关税政策变动,目前美线5月底的货物装载船只舱位几乎已满。此外,美森、长荣、中远海运等航运公司也发布了调价公告,集装箱运费每单位上涨500至1500美元。以上海至纽约航线为例,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运费大约为4300美元。

行业专家指出,之前部分船公司减少了超过三成的美国航线运力,这造成了当前美国航线运力的供不应求,进而推高了运费。随着船公司对运力配置进行调整,预计未来美线舱位紧张的状况将得到改善。

高盛预测:未来三个月中国出口将迎来热潮

根据财联社的报道,中美贸易暂时休战,引发了“超级抢运”热潮,关税的大幅下调将推动接下来的90天内进口量激增。

业内人士普遍预测,在接下来90天,由于进口成本的大幅降低,中美之间的贸易量将显著上升。随着双方谈判人员努力推进进一步的协商,企业将纷纷增加库存,特别是美国进口商可能会掀起新一波的抢购潮。从停靠在美国港口的集装箱船的拥挤情况来看,这一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面对未来三个月内进口成本的大幅降低,高盛分析师Philip Sun在周二提出了一个问题:“想象一下,在这90天的关税暂缓期内,中国出口商和美国进口商会多么迫切地想要下单?”Sun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世界,谁知道90天后(甚至期间)会发生什么?像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巨头是否应该尽可能地囤积圣诞商品,甚至提前为2026年的需求做准备?”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商业与经济高级顾问Scott Kennedy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企业急于在关税较低时将货物运过太平洋,他预计在接下来的90天谈判期间,中美贸易将加速。

美国媒体:美国政府降低小额包裹关税,政策变化令人困惑

央视新闻报道,美国白宫宣布,自美东时间5月14日00:01起,北京时间14日12:01起,降低对中国输美小额包裹的关税政策。

根据白宫的行政令,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的从价关税税率从120%降至54%,同时保持每件小额包裹100美元的从量关税。原计划于6月1日将每件小额包裹的从量关税从100美元提高到200美元的规定已被撤销。该调整适用于所有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进口进入美国关税区、用于消费的商品,或自仓库提取用于消费的商品。

CNN在14日的报道中指出,尽管白宫已下调小额包裹关税,购物者得以稍感宽慰,但关税仍维持在54%的高位,这将对数百万在希音、拼多多国际版等超低价电商平台消费的美国消费者造成影响,并可能对众多企业和消费者造成重大打击。

报道进一步提到,关税对美国的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消费者,将产生主要冲击。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在2月的研究发现,大约48%的小额包裹被发送至美国贫困地区,而22%的包裹则送往富裕地区。美国倡导自由贸易的智库凯托研究所研究员克拉克·帕卡德表示,公众对此的质疑声不断上升,“这将给那些生活条件比普通美国人更艰苦的人带来伤害”。此外,美国政府政策的不稳定性也将使货运商和消费者感到困惑。即便关税有所降低,其对电商企业的影响仍难以预测。

文章提到,美国当局对小额包裹关税政策所做的调整,映射出当前中美贸易冲突的实际情况。尽管双方关系有所回暖,但想要重返今年1月之前的状况,依然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在线咨询

在线律师